寻找长征文物的记忆:柯渡纪念馆与红梅阿姨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6-10-18 09:45

  中国经济网云南10月18日讯(记者成琪)“通过红梅阿姨讲红军故事,在全县范围内,把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延伸到馆外。”10月11日,在距离云南寻甸县城72公里的柯渡纪念馆,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媛琳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位于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于1974年底开始筹建,197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为了真实再现1935年中央红军和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云南的革命史实而筹建的。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近3个小时的山路,记者跟随着国家文物局长征文物保护调研组来到了距离昆明83公里的柯渡纪念馆,这也是此行的第三站,也是此行调研海拔最高的纪念馆。

寻找长征文物的记忆:柯渡纪念馆与红梅阿姨(图1)

红军柯渡纪念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给我们讲解纪念馆的讲解员叫廖红梅,还有三个月她就要当妈妈了。从2005年起,她担任柯渡纪念馆讲解员有十年之久。谈到这十年讲解工作最大的感受,廖红梅说道,“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自身长征历史知识更加的丰厚。”

  2005年,廖红梅刚担任讲解员工作时,观众还没有那么多,虽然是柯渡人,但是她对红军长征在云南柯渡的这段历史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甚至还产生了小小的疑问,“这段故事是不是小说呀。”

  2007年国家投资了600多万,对柯渡纪念馆进行了重新布展和保护维修。随着国家对红军长征文物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观众来到柯渡纪念馆参观学习,为了更好的做好讲解服务,廖红梅开始查阅各种史料,翻阅红军部队之间的往来电报,通过这些一手的资料,她慢慢的了解了长征的真实性,也走进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中。“长征确实是一段值得让我们去崇敬、尊敬、记住的历史,也是一段我们不能忘记的历史。它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航标,激励我们更加的爱国,爱家,面对生活。”她激动地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

寻找长征文物的记忆:柯渡纪念馆与红梅阿姨(图2)

廖红梅在讲解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如何发挥纪念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合理的开发利用红军长征的文物。从2015年开始,寻甸县大胆的开始创新,县委宣传部策划了“红梅阿姨讲红军故事”的活动。讲解员廖红梅走进学校,给孩子们讲红军的故事,“效果非常好。”寻甸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媛琳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结合红军故事我们开发了两个教学小品,分别是《红军标语》和《红军小英雄》,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互动提问,比如‘我说的这个故事是哪里故事,发生在谁的家乡,你知不知道?’如果学生们回答对了,就奖励笔记本,这个活动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红梅阿姨讲红军故事”活动开展以来,先后走进县城小学,县城中学,乡镇小学和乡镇中学。“我们会走进每一个学校。”马媛琳说。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除了给学生讲故事这个形式之外,县宣传部还准备制作一个联系卡,让学生们可以随时联系红梅阿姨进行互动,后续还会搞征文活动。把红军教育送进校园。

  寻甸县是贫困县,为配合全县的脱贫工作,县委宣传部还准备把“红梅阿姨讲红军故事”活动送进扶贫村,鼓励老百姓发扬红军精神,战胜困难,树立一种信心,鼓励大家凝心聚力,提振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后续我们还会走进企业,走进部队,给各层群众讲红军故事。把红军长征的文物保护和利用激发出来。” 马媛琳信心满满地说。

  “虽然是红梅阿姨讲红军故事,但是我的立足点还是在纪念馆。把红军精神发散出去,在纪念馆讲解,更多的是在局限在纪念馆的展区和到纪念馆来参观的观众,现在走出去,观众更广,把长征精神传播出去。我的讲解内容不仅仅是全县红军历史,还涉及到全国的红军历史。应该说是红军长征精神的延续性。”廖红梅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结合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结合我们县的具体情况,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使用好,利用好,教育好。”马媛琳说。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609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guozhi.org.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