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中医药文化(大健康)研究中心在蓉成立。据了解,中心以“研究阐发、传承传播、单点深入”为宗旨,邀请学界、业界、民间中草医和中国文化研究者共同参与,广采博收、吸纳雅言,将在中医药文化研究、大健康研究、组织策划中医药文化交流活动、中医药传习传承、健康咨询和中医药资料编辑、知识传播方面发力,力争在3-5年内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机构。
中心负责人龙建儒介绍,《易经》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论述,说明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天地自然与人类万物的息息相关。新时代研究和传播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对当前大健康研究、养生实践、哲学研究、社会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传统文化促进等不无裨益。
龙建儒说,源远流长的中医药专业及中医药文化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学说独到、流派众多,在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中不断发展。从远古到公元前21世纪中医药学的萌芽,到先秦时期精气神、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等哲学思想的融入中医药理论,再到战国至三国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实践,以及后来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融合创新,数千年来,名医大家灿若星辰,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直到现在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仍都是尽人皆知,一些大家还享誉世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很多个第一。龙建儒认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而学术研究并无官民之分,如何拾遗补阙、深挖内涵与扩展外延尤其重要。同时,深入研究传播中医药及中医药文化有助于强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据介绍,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是在“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精神指引下,正式注册成立的民间智库并文化传媒机构。成立以来,务实求真,崇尚实干,与官方研究机构、传媒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结成了紧密合作关系,已经集聚了一批高水平、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学者、文学艺术家组成核心专家团队。现已开展包括自然科学研究、社会人文科学研究、媒体整合传播、组织策划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资料整理、新媒体平台建设运营等业务项目。(王雪轩)
附:负责人简介
龙建儒(龙顺),男,汉族,1978年1月生,四川人,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于2004年入职经济日报四川记者站任编辑,后历任《四川农村年鉴》编辑部副主任、四川省社会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副秘书长、《文化月刊》品牌中心主任、《神州》杂志社副主编等,现为成都市市情研究会副会长、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中医药文化(大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束发之年开始学习中医药于诗城、斗城,先后师从高维才、杨安全、周仲蕴等并开办中医诊所,后弃医入伍并从文。曾获得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二等奖、中国经济网征文第二名、宣传四川(成都)好新闻奖(共同完成作品)、湖南省人民政府外宣办优秀奖等各类重要奖项近10件。其中,2012年作品《民营企业发展应注重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意产业应成为文化强国的主引擎》,2015年作品《以红色文化为基石构建中华民族“多彩文化”体系》先后均分别被近10家纸质媒体广泛转载刊发;2016年,论述中国制造与企业发展关系理论文章被50余家网站(含多家权威重点新闻网站和门户网站)转载;论述当代文化发展文章被近20家权威网站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