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百度地图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成都交投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三方将结合成都当地特色共建“互联网+交通拥堵治理”的新模式,为建设智慧交通城市提供助力,为市民定制出行方案。签约仪式上,百度地图总经理李东旻分享了百度地图在智慧交通领域积累的经验。“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实践,我们认为‘互联网+智慧交通’在城市落地要经历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百度地图正凭借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深耕与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的合作,让交通更和谐、城市更宜居、生活更美好。”李东旻说。
图为百度地图总经理李东旻现场展示合作详情
李东旻认为,从百度地图在诸多城市交通领域的成功案例来看,国内城市实施“互联网+智慧交通”要经历四个阶段——1.0阶段解决交通出行信息不对称问题,2.0阶段优化交通信息精度和用户体验,3.0阶段破解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4.0阶段重构宜居城市交通移动性潜能。当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化进程不同,各地互联网+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不同,因而“百度地图的策略是以标准化+定制化的方式双管齐下,因地制宜,深入解决当地政府管理决策和公众出行便利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李东旻表示。
成都是西部最重要的经济与交通核心城市,人口密度高,汽车保有量全国第二,交通压力较大。结合与成都市的战略合作,李东旻现场介绍了百度地图的“互联网+智慧交通”实施策略体系。首先,百度地图将与成都交警共享交通设施、交通管制、施工或事故等权威交通信息,为成都市民打造集天气、路况、线路、出行资讯、车主服务、重大事件直播于一体的出行服务平台,引导市民利用“中小街道”绕开交通拥堵区域,实时地为市民提供更接地气的出行策略和智慧避堵方案。以此为基础,百度地图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公众通勤、人群流动、交通拥堵的特点,建立成都道路交通模型,帮助交管部门开展以数据为基础的智慧交通管理和决策,和广大市民一起共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最后,挖掘成都道路交通特性和交通参与者特征,结合道路交通管控水平,探索建立城市路网运行指数评价体系,便于主管部门科学制定交通管理政策。“依托百度地图,成都市民将来的出行是由强大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作为幕后支撑,出行速度会比现在快很多,出行效率比现在高很多。”李东旻表示。
作为五亿用户首选的地图厂商,百度地图日均定位请求超过300亿次,每日导航超过2亿公里,百度地图首创4K地图和实景路况服务,并以平均每3天上线一个新功能的速度快速迭代。凭借领先的技术,百度地图赢得了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的青睐,成为“互联网+智慧交通”的重要节点。2014年以来,百度地图已经与江苏、广东以及深圳、贵阳、西安、海口等省市达成战略合作。“我们希望通过政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助力更多城市的交通转型升级,这是我们百度地图一直以来的追求和初心。” 李东旻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