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接地气才能对路子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7-15 12:13
 在基层调研,发现许多县区都在为处理农村垃圾而烦恼,想了一些创新的招儿,却收效不佳。比如采取村民轮流负责清扫,但各家责任心不一样,时好时坏;或者出资请人清扫,但村里财力有限,不能持久。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则创新做法,采取村民自治,由每户每人每月出一元钱的垃圾处理费,不足部分再由村上补齐,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垃圾清扫承包人,就解决了烦恼。
 
  “一元钱”治理农村垃圾,灵就灵在符合实际,让村民既在经济上能承受,又能以主人公身份参与,形成了村干部、承包人、村民三方相互监督的效果。其成功的背后,反映出基层治理者的工作创新是否接地气的问题。反过来看,有的地方不顾农村金融网点稀少,就力推刷卡支付下乡;一些街道高歌猛进推行“互联网+社区”,却用者寥寥;还有一些基层党建的创新,被群众讥为“花架子”……这些创新,往往看上去很美,但群众不接受,就达不到预期效果。
 
  接地气才能对路子。治理创新,只有瞄准民生、贴近需求、跟踪痛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609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guozhi.org.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