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

来源:东莞文联    发布时间:2019-10-01 23:00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1)

  东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拥有独特的岭南文化。从虎门销烟到东莞智造,东莞印证了中国百年的求索和成就,实践了敢为人先的"东莞行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莞奇迹",演绎了精彩生动的"东莞故事"。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东莞市政协指导,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与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以此讴歌先烈先贤,礼赞志士能人,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同时增强广大人民的自强意识和爱国情怀。

  ——编者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2)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3)

  1959年,黄莲开出生在东莞黄江镇鸡啼岗村,几代务农,她在贫困中长大。她的家与人民解放军驻东莞宝山部队相邻,在无米为炊的岁月曾受到部队官兵的接济,她自幼就知道解放军好,纯朴地眷恋着军营,立志长大后报恩。

  "兵妈妈"黄莲开接受央广军事记者李晓波采访

  改革开放后,黄莲开和父辈一样洗脚上田,到工厂打工。她勤劳智慧,敢为人先,凭借打工积蓄及父辈援手,办起了黄江镇第一个毛织厂。她不畏艰难险阻,全力打拼,几经周折,几度沉浮,终在新时代大潮中如鱼得水,事业有成。

  1997 年,黄莲开把目光投向"老邻居"宝山部队。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老百姓逢年过节都不忘给部队官兵送去慰问品,黄莲开也加入到其中,但她总觉得不尽其意,她想的是怎样与部队官兵近一点、再近一点。1998 年夏天,黄莲开把家搬到宝山脚下,与宝山部队做了"近邻",这回近得不能再近啦!军号声、操练声相闻,双方天天打照面。每天清晨,在家门口散步的黄莲开总会与出早操的官兵擦肩。黄莲开很开心,若再年轻些,她恨不能跟在队伍后面跑。她是这支威武之师的"铁粉",从心底里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4)

  家刚搬到宝山脚下不久,黄莲开看到某连官兵从抗洪一线返回,一个个"泥人"正从两辆军车上往下跳。她深知官兵辛苦,次日一早,她就开车拉了几大箱水果和一百多双袜子送到连队,然后将沾满泥浆的迷彩服收集起来,装了十几桶拖回家,整整洗了一天,晾干后发现有不少破损处,她又进行了缝补,补得清清爽爽、叠得整整齐齐送回连队。

  自此,黄莲开为部队官兵的事操心出力,一发不可收。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要往部队走走,了解官兵们的生活和训练情况,留心他们缺些什么、需要些什么,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新兵小蔡刚到部队,或因南方湿热气候导致水土不服,脸上长脓包,层层叠叠的,用了很多药都不管用。他担心自己因此毁容,将来找不到女朋友,情绪低落,加上想家,天天给爸妈打电话诉说苦恼,电话那头的爸妈心痛得直掉眼泪。

  黄莲开知道后,四处为小蔡寻找特效药,还带他找了当地著名老中医开中药。由于连队不方便熬药,黄莲开便在自己家里将中药熬好,每天拎到连队,亲自为小蔡擦药。就这样一天天坚持着,小蔡脸上的脓包一点点消退,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16 年仲夏的一天,当一辆挂着外省车牌的轿车风尘仆仆赶到东莞黄江镇时,天色已晚,从车上跳下一个青年男子,直奔黄莲开家,"兵妈妈,我是小莫!"

  黄莲开打门一看,这不是八年前退伍的战士莫凡吗?双方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万分。黄莲开关切地问:"你从哪里来?"莫凡回头指着驾车者向黄莲开介绍说,这是他的老板,他和老板俩人从外省出差路过广州,本打算就地住一晚第二天离开,但莫凡想到广州离东莞不远,便说服老板载他来东莞看望一个恩人。老板诧异,什么人让莫凡这八年来深沉地思念着呢?莫凡说是去看"兵妈妈"。莫凡向老板讲述了自己在部队服役时"兵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老板受到感染,不顾长途开车的疲劳,连夜赶到东莞,就为了与莫凡口中的"兵妈妈"黄莲开见上一面。

  八年前,战士莫凡患上了怪病,双脚脚底深度溃烂。黄莲开看着心疼,到处帮他寻医问药,但治疗效果都不理想,失望情绪加重了莫凡的病情。黄莲开一度急得坐卧难安,但她不信邪、不放弃,加紧寻医觅药,督促莫凡坚持治疗。不知道打了多少个电话,终于探听到茂名市一位老中医有较好的偏方。她二话不说,驱车数百里赶到茂名,取回药方,严格按药方剂量一样样买药,买齐后回家熬药,然后每天提着熬好药水到连队为莫凡上药。过了一个多月,发生了奇迹,莫凡的怪病竟然痊愈了!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5)

  黄莲开熟悉官兵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眼神有一丝异样,她就能看出来;脚步中一个趔趄,她都能感觉出来;话语中有一点吞吐,她就能捕捉到。她知道问题所在,她更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所在。那"办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她的母爱,以及母爱支撑下的心血付出和辛苦劳作。她只身上山采药时浑身是汗、两脚是泥,她把药罐捧到官兵身边时满眼慈爱、满目温情。她身上的人性光辉,让数千官兵发自内心地喊她"兵妈妈"。想不到,这一喊,竟然喊了 21 年。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6)

  后来,黄莲开发现官兵在炎热的气候中训练,出汗多,索性为连队购置了洗衣机和脱水机。每年为新兵过生日,给退伍老兵赠送保温杯,中秋节为官兵送月饼、春节向官兵派"利是",替官兵邮寄包裹及购买生活用品,帮助解决官兵家属就业,用私家车替官兵接送家属小孩,为官兵解决饮用水问题,她还为官兵们当起红娘,帮助过许多优秀的兵哥哥寻觅到了另一半。

  黄莲开一心扑在官兵身上,她把官兵装在自己心里。她真心爱他们。因为,她拥军全是实打实的,件件桩桩落地有声。她知道部队经费有限,各营、连图书室书籍陈旧,而年轻的官兵渴望多读书、读好书。于是,她自己驾车到广州、深圳等地,陆续购进 3 万余册书籍,无偿赠送给各营、连图书馆。她获悉某部进行营区信息化线路改造和升级,在经费和技术上遇到难题,立即联系了一位从事信息网络业务的朋友,以高度责任感承接工程,不但包揽了2万元工程款,还为工程无偿提供了价值 10 多万元的器材。她获悉某基层连队缺少多媒体教学器材,投入几十万元,为驻宝山某部队的每个连队赠送了一套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LED 显示屏和数码投影仪。她积极为部队穿针引线,推动东莞 10 余家高科技企业与部队"联姻",数十项军地科技合作项目上马,上百名科技人才走进营区联合攻关,帮助部队"嫁接"、"移植"和转化成果 30 项,革新装备器材 100 多件。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7)

  黄莲开说,这些都是小事,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她的拥军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她多次受到省、市领导和部队首长接见,她也先后荣获了 "中国好人"、"广东好人"、"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东莞市巾帼十杰"、"情系国防好家庭"、"东莞拥军模范人物"、"东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东莞市最美家乡人"等荣誉,获 2016"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入围奖。

黄莲开:把爱洒在军营的"兵妈妈"(图8)

  黄莲开是新时代的拥军模范,是当代社会的母爱典范。她代表着东莞本土的最大民心和主流民意。从她身上可以看出,东莞这座八连冠"双拥模范城"实至名归。

  (本文作者:赵 江)

  "莞事流芳"70个东莞故事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指导单位:东莞市政协

  主办单位:东莞公共外交协会、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协办单位: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

  声明:本文旨在传颂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们,属于社会公益传播行为。部分选用的图片或引述的文字来源于互联网,仅作为相应内容的链接和印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一并向为本文作出贡献的人士致谢!

(责任编辑:Duty editor-1978)

国是传媒智库、国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1609号  |  蜀ICP备17030312号   |  邮箱:zbs@guozhi.org.cn

本网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版权人所有,本网尽可能注明来源作者等,如有异议请联系删除

 

创宇信用   诚信标杆  国智智库官方门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