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记者 罗琴 实习生朱双燕)9月27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在成都举行。在省直相关部门专题询问会上,省发改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负责人就我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答。
去年9月,四川获批成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核心任务就是探索推进军民融合领域的改革创新。力争通过5年努力,培育10家100亿、20家50亿以上的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军民融合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防军工战略基地、军地优质资源共享转化示范区、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先导区、军民融合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
在此背景下,在军民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省如何防止国家军工科研核心人才、核心秘密流失?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认为,目前我省军民融合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目前四川军民融合产业经济规模收入已达2660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同时“民参军”积极性高涨,全省400多家从事国防科研生产单位中,民口企业超过三分之二。
当下,“双创”工作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科技厅厅长刘东介绍,目前我省“双创”资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持续加大政府投入,财政每年安排科技服务业、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等专项资金,并对一些定位交叉、绩效不理想的专项资金进行了优化整合;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是推动银企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