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家航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在高速的扩展海外市场,如果一座城市开通的国际航线频率越高,这个地方就会形成一个区域性的航空枢纽,那么它就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也将会吸引更多的航空公司到这里来开航线。”在25日开幕的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香港航空商务总监李殿春在论坛峰会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创办于1995年的世界航线发展大会,是目前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民航界年度盛会,也是全球唯一航空公司、机场、政府机构、旅游局及相关行业的决策者共同参与的盛会。大会先后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迪拜、温哥华、芝加哥等城市举办。
第22届世航大会是继北京之后第二次在中国举办,充分体现了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作为中西部航空门户枢纽地位的肯定,也说明中国西部正加快融入世界。伴随今年5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开工建设,成都将成为国内继上海、北京之后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城市。
25日,成都市政府联手四川省机场集团与悉尼、纽约、洛杉矶、马德里、索契、亚的斯亚贝巴、奥克兰、迪拜、莫斯科等6家航空公司所经营的城市签署了9条定期直飞国际航线合作协议,至此,成都的国际航线达到98条。其中8条为新开直飞航线、1条为包机转为定期直飞。这些航线开通后,成都至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直飞航线将达到3条,且与美国东海岸、西海岸都有直飞航线,成都与美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往来将变得更加便捷和密切,同时也将诞生成都最长的国际航线。
近年来,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推进迅速,现已开通航线260多条,航线网络通达全球五大洲。仅2015年,旅客吞吐量就突破4200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2220万人次,位居中国大陆地区第4位和中西部首位,排名世界机场前32位。
“过去我们航空业可以说有赖于高票价这个好处,使得这个行业有所发展,今后进入到大众化的消费时代,可能平均票价的水平会有比较大的下滑,但是同时由于旅客流量的增长,航空公司行业还会继续能够有所发展,这是个大的趋势。”国航总裁助理朱松岩认为,相信随着北京第二机场还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国民航业将会进入到一个“战国时代”,可能会有更多的航空公司加入到市场竞争当中来,还会有一个蓬勃发展的这么一个过程。
有航空业代表提出,亚洲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发展非常迅速,根据数据显示,预计到2034年飞机总数会比现在多出14000架,如何能容纳下这么多的飞机?对此,李殿春认为,目前,整个世界旅客运输量2015年是35个亿,亚洲地区是12个亿。中国去年运输的旅客大约是5个亿的水平,到2034年至少能够达到12—13亿的旅客运输量,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另外还有持续的经济增长。整个发展中地区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巨大的市场增量,中国在看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也都在聚焦中国。
朱松岩也同时认为,通过近几年航空发展的经验来看,会不断有新的航点开通,不同的航空公司都会有不同的航线网络来发展。就像北京目前所开通的远程航线,90%以上都是不重叠的,未来可能这种情况会发展得越来越多。
“未来,亚太地区的乘客量会达到30亿左右,这将会造成一个问题,站在欧洲的角度来理解,就会存在一些单过道的飞机,无法满足乘客流量。”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机场、旅客、货邮及安全部亚太地区主管威诺?戈尔说,过去20年,亚太地区的交通运输量增长了三倍,我们的航空业的规划也应该跟上增长的步伐。但不幸的是,这只是在一些有限的机场才会有这样的规划,然而很多机场却没有这样的规划,因此从亚洲的增长数量来说,有很多正在高速增长的市场,比如成都就是。
不仅威诺?戈尔,几乎所有的到会航空公司都看重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及成都有更多的航线。(记者李晓东)